一、粘度
潤滑劑最重要的特性是粘度,粘度是衡量油的流動阻力的指標,是潤滑劑最重要的特性。水的粘度相對較低,而蜜糖的粘度則要高得多,然而,如果你加熱蜜糖,它會變得稀薄,同樣的道理,油也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變稀,即粘度與溫度成反比。隨著壓力的增加,油的粘度也會增加,因此,使用中的機油的粘度隨其溫度和壓力而變化。
據報道,工業用油的粘度通常為40?C,國際標準組織將此作為其ISO VG分級系統的標準,該系統范圍從ISO VG 2到ISO VG 1500。ISO VG定義為+10%范圍的中點,例如,在40?C下粘度為31.5 cSt的液壓流體的ISO VG為32,曲軸箱機油的粘度通常在100攝氏度下測量,潤滑油的粘度可以很低,比如用于軋制金屬的溶劑和煤油,也可以是在室溫下幾乎不能流動的高粘度流體,比如用于糖廠的汽缸油或齒輪油。
粘度的一個特征是粘度指數,這是一個經驗數字,表明變化對潤滑劑粘度的影響,具有高粘度指數的潤滑劑在加熱時不會很快變薄,常用于夏季和冬季戶外使用。


二、比重和密度
比重和密度均是物理單位,密度代表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,單位為磅/加侖、kg/m或g/cc,比重的定義是物質的密度除以水的密度,比重大于1的物質比水重,反之亦然,比重是衡量一種物質在水面上漂浮(或沉入水面以下)的程度,在室溫下,水的密度約為1g/cc,石油流體的比重通常小于1,因此它們會漂浮在水面上。
比重越低,油的浮力就越好,比重為0.788的石油漂浮得很好,油的密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,它們受熱后漂浮得更好,石油產品的密度通常表示為API重力,定義為API度=(141.5/Sp重力@60?F–131.5),水的API重力為10,由于API重力是比重的倒數,API重力越高,油就越輕,也就漂浮得越好。


三、傾點
四、薄膜強度
薄膜強度是衡量流體潤滑性能的指標,它是潤滑油膜的承載能力的表示。薄膜強度可以通過使用添加劑來提高,許多合成油比石油具有更高的薄膜強度。


五、閃點
閃點是指當一個小火焰通過表面時,石油流體的蒸汽點燃的溫度,為了使燃燒發生,必須有一定的空氣/燃料混合,如果空氣太多,則燃料不足,如果液體太多,基本上會使火焰窒息。
閃點是指有足夠的分子在表面上方的空氣中反彈,產生將燃燒的空氣/燃料混合物的溫度(如果有火花點燃它們,會有爆裂的聲音)。
閃點與蒸發速率直接相關,低粘度流體通常比高粘度油蒸發得更快,因此其閃點通常較低,為了安全起見,最好選擇閃點至少比設備最高工作溫度高10°C的油。


六、抗氧化性
抗氧化性會影響機油的使用壽命,渦輪機和大型循環系統中的油在不更換的情況下長時間使用,必須具有高抗氧化性,如果油只在短時間內使用,或者經常添加新油作為補充,則抗氧化性較低的等級可以令人滿意地使用。
溫度每升高10°C,石油的氧化速率往往會翻一番,因此,系統溫度每升高一個10°C,就需要更換兩次機油,另一種說法是,機油溫度每降低10°C,機油壽命就會翻倍。


七、水分離
油與水的分離被稱為抗乳化性,水會導致銹蝕、腐蝕和磨損,以及許多其他有害因素,如起泡和氣穴,一些基礎油對水有天然的排斥作用,而另一些則很容易混溶,某些添加劑可以用來抵消可能導致乳化的潛在混合。
循環油系統需要能很好地破乳的油,直流系統不需要破乳劑,因為油不能再循環并收集足夠的水來引起生銹,如果系統足夠熱,可以蒸發掉水(如發動機),則不需要使用破乳劑,在某些情況下,將油與水混合以提高阻燃性或金屬加工液的冷卻能力。


